辽宁:抓住机遇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春分后的辽沈大地,千花百卉争明媚。
3月24日,辽宁省民营企业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打好打赢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战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座谈会上,10位辽宁省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作交流发言,他们分享学习体会、介绍企业发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辽宁省领导对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现场回应、给出建议。热烈的现场气氛,烘托出政企之间同心协力、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动人画面,进一步释放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鼓励、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党的二十大以来,辽宁省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该省先后4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出系统部署,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新提升。当前,民营企业在辽来辽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舞台更加广阔,民营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在此关键节点,辽宁民企更要深刻把握发展形势、保持发展定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大显身手。
“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强化法治保障等措施,‘政策礼包’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这次辽宁省民营企业座谈会是一场目标明确、方向清晰、令人鼓舞的重要会议。省委、省政府亲商暖企,把营商环境作为事关振兴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为助力保障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披肝沥胆。作为扎根辽宁的民营企业,我们真切体会到政企沟通渠道愈发畅通,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已转化为制度性安排,让民营企业家们更加增强了助力辽宁全面振兴的参与感,提振了想要‘大有作为’的信心决心。”座谈会后,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本宏激动地告诉记者。
2024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辽宁省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辽宁省进一步推动经济以进促稳稳中提质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当好企业融资的“服务员”、企业产品的“推介员”、企业破难的“清障员”、企业发展的“护航员”,切实帮助企业落实政策、解决难题、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持续优化助企举措,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三大转变:政策供给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政务服务从‘物理叠加’升级为‘化学融合’,政企关系从‘面对面’演进为‘肩并肩’。通过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强化法治保障等措施,‘政策礼包’正转化为生产车间的降本增效和商务谈判的竞争优势。”谈及近年来辽宁省营商环境的变化,于本宏娓娓道来。
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如今,辽宁省与万千民企“双向奔赴”,大量企业为辽宁投下信任票,“投资不过山海关”成为“过去式”。2024年,辽宁省投资增速创10年新高,全省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73.9万户,实有511.6万户,增长3.2%,占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96.2%。
本次座谈会指出,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流环境,倾心竭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无疑为企业家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座谈会后,辽宁东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文起东热血沸腾,“民营企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参加座谈会,我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真情厚意。各项惠企政策和措施让民企暖心、安心,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在辽宁发展的信心。目前,东盛决定在营口自贸区再建一个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的项目,正在落实各项开工手续,预计今年建设完成。”
“此次座谈会让我深刻感受到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支持。会议现场政企互动频繁,省领导直面企业关切,对人才、融资、创新等核心问题逐一回应,展现了‘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务实态度。”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孙键在座谈会上汲取了更多的信心,“作为一家深耕智能驾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东软睿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得到了积极反馈,这让我们对辽宁打造创新生态的信心更加坚定。尤其看到政府将民营经济视为振兴突破的关键力量,并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更坚定了我们扎根辽宁、辐射全国的发展决心。”
“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能”
记者注意到,本次座谈会上发言的10位企业家,多半来自高新技术企业。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民营经济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
“无距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行业无人机整机及无人机大数据应用平台的科技型企业,发展至今,离不开辽宁省委、省政府给予我们的巨大帮助。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无距科技’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无距科技董事长苏文博告诉记者。无距科技锚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发展目标,始终聚焦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和矢量无人机这一细分领域攻坚突破,攻克倾转旋翼控制、高精度飞控算法等“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出了“辽”矢量无人机系列产品。无距科技的立体化创新体系,让他们在工业无人机红海市场中,开辟出差异化的技术蓝海。
“第一次参加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对民营企业家的关怀。身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更大了。在实现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我们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能。”辽宁新次元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EX机器人)董事长李博阳由衷地说。
EX机器人是专业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场景落地的科创企业。公司超前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在我国的人形机器人行业中,EX机器人是最早开始仿生技术研发、最早实现产品模块化生产、最早实现场景落地应用,以及最早实现商业项目年度盈利的科创企业。
“我们企业的核心产业是当下的一个热点。当行业成为热点时,资本助力尤为重要。在这次座谈会上,我也欣喜地听到,政府要发展创投基金,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我们的科创企业,投早、投小、投科创。下一步,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还要组建更加有能量的团队,这需要更多资本的助力。相信座谈会后,在省委、省政府帮助下,我们会有更多的融资机会,助力我们把企业做大做强。”李博阳说。
“会议强调产业链协同与创新成果本地转化。东软睿驰作为辽宁省独角兽企业,计划联合上下游伙伴,打造智能驾驶产业集群,推动域控制器、行泊一体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会上,孙键十分关注创新生态协同发展。
在于本宏看来,座谈会提出“在推进技术创新中提升发展水平”的工作要求,与科德数控近二十年发展中始终致力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实践高度契合。作为国内极少数拥有高端五轴机床与高档数控系统双研发体系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凭借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85%、整机国产化率突破90%的技术实力,公司持续领跑国产高端数控装备领域,已成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中坚力量。
“当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更好整合辽宁产业优势资源,我们正以沈阳工厂为支点,积极推进沈阳科德与沈飞民机、沈阳航产集团共建大飞机工艺验证中试基地。通过‘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打造‘需求牵引-技术供给-生态重构’的创新闭环,推动我国大飞机关键零件实现在国产高端五轴机床支持下的自主高效制造,为大飞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于本宏表示。
“打开了协同创新的新格局,共同擦亮国货国用、辽货辽用的金字招牌”
如今,辽宁省民营经济正呈现“量质齐升”的向好态势。辽宁省民营企业也要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做创造历史的勇敢者。
座谈会强调,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三企联动”“三资齐抓”,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了民营企业的短期发展,更在于重塑民营经济生态。通过资源的高效配置、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内生动力的激发,民营企业正在从经济的“补充角色”转变为“中流砥柱”。
“这种转变,不仅让民营企业自身更强,也让整个经济体系更有活力,这一战略部署,为我们打开了协同创新的新格局。科德数控愿做民企‘创新军团’的排头兵,与伙伴们共同擦亮国货国用、辽货辽用的金字招牌。”于本宏说。
座谈会上,孙键十分关心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和金融支持政策落地等方面的问题。
“多位企业家呼吁深化校企合作,例如开设汽车软件交叉学科、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这与东软睿驰在智能驾驶领域对‘懂汽车又懂软件’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度一致。我们将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辽宁本地人才留用。”孙键表示,“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提出开发多样化供应链融资产品,并定向支持科技项目。东软睿驰的自动驾驶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此类政策将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未来,东软睿驰将紧抓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机遇,以创新为引擎,深化与本地产业链协作,助力辽宁打造全国智能驾驶新高地。”
对于苏文博来说,辽宁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很吸引他。“作为辽宁本土培育的高科技企业,无距科技将始终坚持锚定‘专精特新’,筑牢核心竞争力;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开拓低空经济新蓝海,积极响应‘打造低空经济万亿级产业’的号召,做科技兴辽的‘开路蜂’。”
“座谈会上,金融支持民企12条当中的每个条款,感觉都是经过详细调研、精心打造的。尤其是科技信贷、供应链金融等,其中‘无还本续贷’业务是企业最需要的,如果能落到实处,会给企业带来实在和直接的好处。企业技改、创新升级方面的补贴政策是鼓励企业向高科技、绿色化方向迈进的动力,更为企业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文起东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坚持为世界贡献增长动能,也促进了辽宁民营企业转型和变革的动力。“东盛就是在这种压力的推动下由原来只做包装制品,向产业链上游生物降解材料领域发展,做全产业链的发展的民企代表。省委、省政府在这个时刻出台各项惠及民企的政策措施,无疑是在最关键时刻为经济发展加火添柴,使民营企业更加动力十足地奔跑在适应巨变的新时代发展路上。我们要抓住机会,加大科研投入,向科技创新要效益,转变经营理念,‘用供应链思维做制造业’。”

微信公众号